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数控技术,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仍处于研制、开发时期。1965年,我国开始研制晶体管数控系统。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研制成功X53K-16立式数控铣床、CJK-18数控系统和数控非圆齿轮插齿机。
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,数控技术在车、铣、钻、镗、齿轮加工、电加工等领域全面展开,数控加工中心在上海、北京研制成功。但数控系统的可靠性、稳定性、未得到解决,因而没能被广泛推广。在这一时期,数控线切割加工机床由于结构简单、使用方便、价格低廉,在模具加工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。20世纪80年代,我国从日本FANUC公司引进了部分系列的数控系统和直流伺服电动机、直流主轴电动机技术,以及从美国、欧洲引进了一些新的技术,并进行了国产商品化生产。这些系统可靠性高、功能齐全,推动了我国数控机床稳定的发展,使我国的数控机床在性能和质量上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。
1995年以后,我国的数控机床的品种有了新的发展。数控机床品种不断增多,规格齐全。许多技术复杂的大型数控机床、重型数控机床都相继研制出来。为了跟踪国外技术的发展,北京机床研究所研制出了JCS-FMS-1.2型的柔性制造系统。这个时期,我国在引进、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,进行了大量开发工作。一些较高档次的数控系统(五轴联动)。分辨率为0.002μm的高精度数控系统、数字方形数控系统、为柔性制造单元配套的数控系统都开发了出来,并制造出样机,开始了专业化的生产和使用。
现在,我国已经建立了以中、低档数控机床为主的产业体系。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高档数控机床的研发和生产。高校和研究所也加入进来,推出了基于PC的CNC系统。
进入21世纪,中国数控机床重点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、实用化为前提,以易于联网和集成为目标;注重加强单元技术的开拓、完善;CNC单机向高精度、高速度和高柔性方向发杂;数控机床及其构成柔性制造系统能方便地与CAD、CAM、CAPP、MTS联接,向信息集成方向发展;网络系统向开放、集成和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枣庄市滕东机床有限公司
下一主题:数控铣床 | 上一主题:国产机床满足应用能力不足 |